桂林两江四湖·象山景区位于享有世界著名国际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称的桂林市中心城区,总面积约3.1平方公里。景区是桂林城市旅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桂林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标志景观“三山两洞一条江”和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著名现代城市山水生态园林的代表,是中国城市水系改造工程典范。
大美桂林城
景区拥有世界闻名的山水景观,数量庞大的摩崖石刻、保存完好的山水城市格局和历史文化遗址,以及桂林传统民俗艺术表演等历史、文化景观,汇集了桂林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精华,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景区下辖旅游景区:
一、两江四湖景区
桂湖秋色
两江四湖景区位于桂林城市中心地带,由漓江、桃花江、榕湖景区、杉湖景区、桂湖景区、木龙湖景区构成,是国际旅游胜地桂林的城市名片。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广西十佳景区等荣誉”“标志性品牌景区”“中国休闲度假5U奖”等荣誉称号。景区的江湖环绕城市中心形成了环城水系,沿岸诸多风景名胜,乘船游览两江四湖景区可欣赏到象山、伏波山、叠彩山、尧山、宝积山、穿山、塔山、虞山、老人山等十多座传统名山和秀丽的漓江风光。
榕湖
榕湖之夜+树
景区内湖中的榕湖、杉湖、桂湖是宋代桂林的护城河,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内涵。木龙湖景区有木龙古渡、是桂林老八景之一,木龙古渡旁的唐代木龙石塔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内有大量古代碑刻,其中鹦鹉山的南宋摩崖石刻《静江府城防图》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碑刻。宝积山上有3万年以上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遗址-宝积岩。景区内有大量宋代遗存,如东镇门和现存的古驿道城墙、翊武路城墙、宝积山藏兵洞和古炮台等。木龙湖景区有李济深故居等历史文物古迹。榕湖景区的古南门城楼,是桂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唐代名将李靖于武德四年(621)所建,是桂林“唐城”的南大门,距今已1300年。古南门附近有宋代诗人黄庭坚系舟处。榕湖边的白崇禧故居,珍藏着大量民国时期古董家私和海外少见的古董钢琴、留声机、座钟、图片等。杉湖边的李宗仁官邸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昌桥码头有始建于唐代的舍利塔,内置有明、清时期盛舍利的陶罐10余件,内壁有墨书《金刚经》全文。
杉湖
杉湖美景
杉湖景区的日月双塔是在唐代佛塔基础上于2001年重建的,现是桂林市的文化地标,是中国第一家以“儒释道之和”为主题的文化公园,其中日塔创造了三项世界之最:世界上最高铜制佛塔、世界上最高水中电梯塔、世界上最高铜制建筑物。两江四湖景区也是世界名桥博览园,共有各具特色的桥梁14座桥梁。丽泽桥是中国第一座自锚式柔性钢衍粱悬索桥,单孔跨度70米,共有8万多颗螺栓。又如迎宾桥,她将西方的凯旋门的建筑形式与我国古代吊桥造型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桥梁景观。两江四湖景区还有高科技的游船枢纽过闸设施,如木龙湖升船机、春天湖船闸、象山拖船机。通过这几个高科技设施,将榕湖、杉湖、桂湖、木龙湖与漓江、桃花江连为一体,解决了四个内湖与两江之间的近2米的水位落差问题。
古榕双桥
知音台码头
两江四湖景区内有融合体现壮瑶风情的铜鼓芦笙舞、漓水瑶浴,有体现漓江渔民传统生活的原生态表演渔鹰捕鱼、有女子水晶乐坊、有体现桂林地方特色的彩调桂剧、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桂林渔鼓演。有桂林民间社会团体自发组成的歌圩会。其中,“桂湖渔火”是目前桂林市阵容最宏大、场面最壮观、表演技法最传统的原生态表演秀;铜鼓芦笙舞中的广西“铜鼓”是青铜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我国古代青铜文化中的瑰宝,迄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芦笙”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古代南方苗族的主要乐器之一,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
二、象山景区
黄昏象山
象山
地处桂林市中心,位于漓江西滨,桃花江和漓江的汇流处,是桂林山水的代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集奇山、秀水、岩洞、石刻、古塔于一体,自然山水独特,风景优美,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游历山水,触摸历史,感受风情的旅游胜地。
象山景区旅游资源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类型多元,品位高而精。景区主要景点有:象鼻山、水月洞、象眼岩、普贤塔、纵目亭、会江亭、爱情岛、三花酒博物馆、云峰寺、象山广场等。象鼻山海拔220米,东濒漓江,半枕陆地,半沉江流,山体高出水面55米,占地面积1.3公顷,是亿万年前大自然地壳上升形成的杰作,由3.6亿年前海洋沉积的纯石灰岩组成,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其山形奇特,酷似一头伸鼻饮水的大象,栩栩如生、自然天成,被人们看作是桂林山水的灵魂和桂林城市的标志,景区也因此被冠以桂林市城徽景区的美称。水月洞是位于象鼻山东部在象鼻和象身之间的一轮通透的石洞,此洞与水中倒影宛如一轮水月,一沉于水,一浮于面,在明月当空的夜晚,天上月、洞中月、水底月,三月争辉,交相辉映,形成著名的“象山水月”奇观。
北斗桥
玻璃桥
解放桥
象鼻山历来为旅游胜地,有1000多年的游览史。象鼻山水月洞内外,历代石刻文物很多,其中多为宋人题刻。现存最早的是唐代元结题刻的“水月洞”三个篆字,最为有名的有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诗和手札,此外还有宋代张孝祥“朝阳亭记”、范成大“复水月洞铭”和“读书岩”榜书等共50多件珍贵的摩崖石刻,是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为了给水月洞中一件件精美的石刻拓片曾三次造访象鼻山。象鼻山山顶的普贤塔建于明代,是一座喇嘛式实心砖塔,塔高13.6米,塔基为双层八角形须弥座,第二层基座的正北面,嵌有青石线刻的菩萨像,塔身为圆形宝瓶,青砖外墙,简洁朴素,耸立在山顶绿树丛中,极其形象地反映了佛教普贤菩萨乘象之说。象山西南麓的云峰寺是清康熙年间在唐代温灵庙的原址上重建,因清咸丰四月太平天国围攻桂林,云峰寺成为太平军路经桂林的重要活动场所,现该寺已开辟为太平天国历史陈列馆。
象山景区自1982年被国务院评为“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后,先后还获得众多荣誉: 2000年被评为“国家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获“2002年度中国旅游知名品牌”景区;2003年被列为“世界旅游组织推荐景区”;2006年与法国艾特大市象鼻山景区结为友好景区;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首的大自然奇迹;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获央视新闻频道网络评选“中国最美赏月地”称号;象鼻山做为背景画面曾多次登上历届央视春晚的舞台。2014年央视马年春晚,匈牙利的Attraction舞团在创意舞蹈《符号中国》中展示象鼻山,这是第一次由外国演艺团体利用特殊舞蹈形式表现。象鼻山不仅代表着桂林市的城徽,更成为了中国山水的标志符号。
三、伏波山
伏波风光
伏波山
伏波山隶属于滨江景区,被誉为桂林山水的缩影,集山、水、洞、石为一体,其中自然景观包括:独立山体、伏波晚棹、伏波潭、还珠洞、试剑石等;人文景源包括:伏波回廊、听涛阁、千人锅、公主钟亭、还珠洞摩崖造像等。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山体形状,有遏阻洄澜之功效,有“漓江守护神”之称。东汉建武十八年,伏波将军马援奉诣出兵交趾,“治城郭,穿灌渠,惠人民”,人们为怀念马援,在山上建祠奉祀,并以伏波将军名号作为山名。景区内古迹颇丰:癸水亭、听涛阁、半山亭清秀俊逸,高洁古雅;千人锅、大铁钟几经风雨剥蚀,仍完整无缺。还珠洞内,石刻石雕精品纷呈,现存摩崖造像45龛200余尊,多为晚唐时期作品;摩崖石刻112件,其中艺术价值最高的是宋代大书画家米芾的自画像和亲笔题名。千佛岩中,百千罗汉神态各异,宝珠藏深洞灵光闪现,佑众生幸福平安。试剑巨石自洞顶垂悬而下,上粗下细如巨象鼻,又如巨笋倒挂,距地寸余戛然而断,实乃世间奇观。
四、叠彩山
叠彩山
叠彩山风洞
叠彩山隶属于滨江景区,是桂林市区最高峰,由于越山、四望山、明月峰、和仙鹤峰四个山峰组成,有“江山会景处”之称。山体中风洞、素洞、木龙洞都属自然地景,从古至今留下的人文建筑胜多,有百鸟园、仰止堂、成仁碑、反字碑、风洞摩崖石刻、拿云亭、于越亭、叠彩古城墙、鸡血玉石博物馆等。康有为、孙中山等诸多古今中外名人都在叠彩山留下过足迹。叠彩山半山风洞处精美石刻随处可见,风洞右上方陈毅元帅“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石刻、洞口马相伯夫子像和洞中李秉绶的“兰竹图”是这些石刻精品中的代表。风洞一年四季凉风不断,阵阵凉风让人心旷神怡,“不知何处起,但觉来无穷”,被古人誉为无根之风。风洞现存摩崖石刻172件,摩崖造像24龛90尊。明月峰,古人誉之为“江山会景处”,乃桂林城内最高峰。登上明月峰,驻足拿云亭,全城景色尽收眼底。
两江四湖·象山景区将以一流的理念、一流的服务,打造成资源品位高、品牌形象优、核心吸引力强的旅游精品景区,打造成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最为绚丽的城市名片。
责任编辑:梁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