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
一群普通而伟大的支教人
他们跋山涉水不远千里
从美丽的黄海之滨
来到云之南的小凉山
当上了成千上万少数民族儿女的“舅舅”
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一家亲的
跨时代教育之歌
9月17日下午,由幼儿园党支部、工会、团委倡议,江苏省海安市长江路幼儿园的老师们相约万达影城,集体观看电影《海安舅舅》。
1988年,海安支教教师不远千里,从黄海之滨奔赴彩云之南,为当地孩子送去了知识和希望。电影《海安舅舅》以第一批海安市宁蒗支教教师为原型,展现了海安支教老师们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历程。观影现场,座无虚席。
有人会问,海安舅舅,指的是海安籍的舅舅吗?非也!舅舅,是云南宁蒗人对最为尊贵人的称呼,海安舅舅,其实是海安亲人的意思。
屏幕上一个个场景,一个个故事,充分展示了海安教师群体支教宁蒗35年来栉风沐雨的艰苦历程。“影片非常感人,支教老师们为大山深处送去知识、点亮梦想,改变了许多家庭的命运。”从教两年的青年教师王溪表示,将以前辈为榜样,继续为教育事业燃烧自己的力量。
观看影片后,大家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堂生动有意义的德育课堂,借此细细品味了教育的温暖魅力,并深刻体会到“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一件温暖而美好的事情,是一件改变未来的工程,让我们一群人,一条心,不负时光,向阳而行。
观影感想
从美丽江苏的黄海之滨到八千里之外的彩云之南,十一批三百多位海安支教教师用爱和坚守改变了大山孩子们的命运;三十五年的山海之恋,书写了关于小凉山的传奇!《海安舅舅》的故事令人感动!《海安舅舅》的精神让人鼓舞!——柯巧玲
“海安舅舅”接力支教云南宁蒗32年,他们给“小凉山”带去了知识,也带去了希望。“海安舅舅”的名字不是恭维,而是信任,不是攀附,而是依赖,是一声声深情的呼唤,是对“海安老师”无私无悔付出的最高赞赏。——王小凡
三十二载风雨,八千里路云月。从黄海之滨到彩云之南,为了更多孩子走出贫困,海安舅舅接续跋涉走进大山,用信念点燃希望,用知识改变命运,用奉献赢得团结,用奋斗成就未来。海安舅舅,您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周海林
浪漫的人说这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却不知即将面对的是封闭的大山、简陋的教室,还有一双双明亮渴求的眼睛。面对困苦,他们坚韧不屈,就像大山里的青松屹立挺拔;面对质疑,他们刻苦努力,用丰硕的成果堵住了质疑者的嘴巴;面对牵挂,他们义无反顾,只为“为宁蒗人民造福,为海安人民争光”。 ——许杨阳
图文:江苏省海安市长江路幼儿园
责任编辑:梁伟伟